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
謝爾蓋·梁贊斯基
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·梁贊斯基曾兩次進入國際空間站,并就此參加過許多公共講座和見面會,他發現,公眾對于航天、航天員以及國際空間站上的日常生活有著強烈的好奇心,提出了五花八門的問題,比如:“在空間站上計算機網絡如何運行?” “穿著航天服怎么撓鼻子呢?”
現在,他將這些問題總結在一本書中《怎樣在太空中敲釘子:我的國際空間站生活》,深入淺出、妙趣橫生地解答了我們會對航天員幾乎可以有的所有疑問。
《怎樣在太空中敲釘子》;謝爾蓋·梁贊斯基著;陳廣秋/譯;浙江大學出版社;2021-12
如今,我國自己的空間站正在太空中飛行,我們的航天員也正生活在我們的頭頂上方。而未來,太空旅行也會慢慢成為現實。經出版社授權,澎湃新聞-私家地理摘錄了一些回答,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太空旅行的生活常識吧。
如何在失重狀態下吃飯?
最主要的是宇航員早已不再吃管狀包裝的肉泥了,現在運送到空間站的罐頭食品是用鋁罐包裝的,你只需按照尺寸大小將其放入帶有網格的特制爐具中,爐子將食物加熱到60℃——你打開立即就能吃了。當然,罐子里裝的基本上都是成品菜肴:雞肉蔬菜、加肉蕎麥粥、燉牛肉、豬肉土豆等。冷食小吃也是裝在小罐頭盒里運來的,但它們不需要加熱,有口條肉凍、醬肉和各種魚類。
其他的都是冷凍干燥菜肴:紅菜湯、蘇波湯、土豆泥、蔬菜沙拉、堅果奶渣。先對食品原材料進行烹飪,然后將其冷凍,再用高溫使其干燥脫水——冰繞過液態環節直接變成蒸汽,最后形成輕質粉末混合物,再用塑料包裝密封起來。在軌道上,往其中倒入熱水就足以獲得一頓豐盛的美食。飲料也是如此:經過冷凍干燥的茶、咖啡和果汁存儲在帶有兩個水閥的長形包裝袋中,將水注入一個水閥中,搖勻后將吸管插入另一個水閥即可飲用。
此外,還用“進步”號為我們送來水果和蔬菜,這通常都會變成一場真正的肚子盛宴。遺憾的是,并不能往空間站運送所有的新鮮食品,因為擔心它們會在途中變質,所以僅限于西紅柿、蘋果、橙子、葡萄柚、洋蔥和大蒜。
謝爾蓋·梁贊斯基與太空食品
美國人有不同的膳食,他們不使用罐包裝,所有食物都經過冷凍干燥并保存在密封袋里,方便在電爐中加熱。在他們的食譜中,除了常規食品外,還有各種酸奶、培根、薯片和各種醬汁,其中有的非常辛辣。令我記憶深刻的食物中有非??季康呐E?,我直到今天都不明白,如何能使制作的牛排在沒有冰箱的條件下存放6 個月,并且還能保持新鮮多汁。不過,美國人不喝湯、不吃肉凍。
大家的口糧因個人的喜好而有所不同。每位宇航員在飛行前都要品嘗太空食品,然后上報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,比如我,我非常喜歡魚罐頭、粥和干肉。在飛行前要試吃16天的口糧,還有一盒額外贈予的美食,的確,也有投其所好的時候,在第一次飛行中,發生在指令長身上的事讓我感覺很搞笑:他根本不吃蜂蜜,可是他的贈品盒里卻塞滿了蜂蜜,我不得不幫他這個忙。一般來說,各乘組人員和國際空間站各艙段之間交換食物是正常的事兒:我們會送給合作伙伴一些東西,他們也送給我們一些東西,尤其是有剩余的時候。他們飛到我們這里:“伙計們,我們這里有些存貨,打算扔掉?!蔽一卮穑骸熬腿游叶亲永锇??!蔽覀兩踔吝€經常一起用餐,每周兩次去做客共進晚餐: 星期五,美國人來我們這里;星期六,我們去他們那里,屆時東道主會準備所有人的晚餐。
謝爾蓋·梁贊斯基第一次在太空中制作比薩
應該說,我們的食物比美國人的好吃,也許只是比較習慣而已, 也許是給了我們更多的自由——盡管美國人的口糧很豐盛,在所有菜肴中都加入了香料和醬汁,我們則不然。美國人的口糧中有美味的甜點,但幾乎沒有魚。日本人的魚非常好吃:若田光一曾經讓大家品嘗過。
也有一些特殊的場合。有一次,保羅·內斯波利在與休斯敦的電話會議上說到他想吃比薩了,沒過多久,“天鵝”號貨運飛船飛來時就為他帶來了制作比薩的全部食料:餅胚、軟乳酪、香腸、橄欖。結果, 我們做成了四個家常比薩,把它們包上鋁箔紙放入電烤箱中烘烤。保羅做了一個洋薊比薩,而我做的則更經典:意大利辣香腸、奶酪和蒜泥。
我們沒有餐具之類的東西,我們用灰色的膠帶做了一張帶膠的桌子,把罐子、袋子、調味瓶放在上面。在一個餐具套裝中有叉子和餐刀, 但我不記得有人使用過,主要的餐具就是一只餐勺,它比普通的稍長, 可以夠到袋子的底部。我們把所有空罐子、用過的餐巾紙等都放入密封袋子里以防散發異味,所有裝垃圾的袋子以后將隨下一艘“進步” 號一起焚燒掉。
如何在失重狀態下上廁所?
關于太空廁所的問題經常有人問到,就好像再沒有其他興趣了似的。正確的答案是:就像在地球上一樣上廁所。但是,當然有細微差別。為了防止人類的排泄物散落在空間站上,太空廁所的工作原理就像吸塵器一樣。這是一個非??煽康南到y,固體廢棄物被氣流送到一個專門的貯存器中,然后將其密封好扔進貨運飛船中,將來再把它們一起送入大氣中焚燒。
在太空怎么上廁所?
順便說一下,俄羅斯建造太空廁所的經驗比美國更豐富,這就是為什么NASA從來沒有打算設計出來一款可以好好使用幾個月的廁所, 因為他們更愿意從我們這里訂購。因此,無論是在俄羅斯艙段,還是在美國艙段,所有廁所都是我們國內制造的。
你們怎么清掃空間站?
在空間站上,每個星期六都必須要進行清掃,通常都是按乘組進行責任分工,每個乘組負責自己的艙段。首先進行吸塵,因為在艙室中容易積攢生物“粉塵”:皮膚碎屑、指甲碎片、毛發等。然后是用水擦拭,尤其是我們用餐的地方,要知道在地球上你弄灑了紅菜湯,快速地擦干凈地板就沒事了,但是在空間站上,你必須把所有東西都擦拭一遍:地板、艙壁和天花板。我們清潔時用的是濕巾,還有一些專用的抗菌濕巾,可用來清潔廚房和衛生間。
能在太空中敲釘子嗎?
當然能,用錘子敲,慣性仍然存在:把它放好,一敲,搞定。
在太空干活是什么感受
宇航員有生活小妙招嗎?有沒有不按指定用途使用的東西?
當然有。到處掛著橡皮筋,任何東西都可以塞進去。我們用寬膠帶做了一張“帶膠”的桌子,這張桌子上“擺著”的所有東西實際上都是“粘著”的。蘇聯“和平”號空間站還總結出來另一條經驗:如果用熱水沖泡粥或湯,它們需要15~20分鐘才能泡好,但在這段時間它們可能會變涼,所以我們拿來一雙毛皮靴或襪子,把午餐袋放進去, 熱量沒有流失,里面的食物也泡發得很好。
在空間站上按照什么時間來安排生活?
我們有兩個飛行控制中心(MCC)——分別在莫斯科和休斯敦,所以,為了不讓任何一方感覺被冒犯,我們按照格林尼治時間(Greenwich Mean Time)來生活,這也是協調世界時UTC(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),在此基礎上再加三個小時,就是莫斯科時間了。
在空間站上有什么專業俚語嗎?
我們有一種“鳥”語——一大堆縮寫詞,有人算過,一共有1000來個,要想聽清并聽懂它們,必須要使用一下相關的設備才行。例如,“в АСУ ЕДВ заполнил”的意思是“廁所里尿桶滿了”。
與外國人的交流也留下了印記,我們還使用英語縮寫?!哀ェ支洄学荮?АСУ в Си-Ти-Би 10, в Ноде 3”表示“廁所的零件在‘寧靜’號模塊中的10號盒子里”。
您會不會有與家人分離的困擾?
這就是你一直在準備的。你即將去飛行,并且很清楚6個月后就能見到大家,所以這是完全能夠承受的。
你不斷收到新聞,有人給你發送電子郵件,你可以打電話給任何人——這一切沖淡了分離的感受。每周都為我們安排一次與家人、妻子在Skype上的視頻見面,有時候我的朋友們在連線之前來到我的妻子那里,他們喝啤酒、開心地玩,他們說:謝廖沙,在零重力下轉一圈吧,于是,悶悶不樂的謝廖沙就開始轉圈兒?!皝?,讓我們為謝廖沙干杯!”
您認為國際空間站上的什么東西是不可替代的?
grey tape——我前面提到的灰色膠帶,我們用它來進行操作性修復,還用它來做帶膠的餐桌。假設你需要在一件物體上簽字,可上面又不能寫字,你就可以拿來灰色膠帶,在上面寫下要寫的字,撕下這一塊,然后粘到上面去,整個空間站都粘貼著這樣的貼紙。它還有另一種用途:你從艙壁上拆卸下來一件設備,可固定它的兩顆螺釘該放到哪里才不至于丟失呢?你可以用膠帶把它們粘到設備上,這樣就不會丟失了。這是那里所有東西中最不可替代的一件。
您在空間站上穿什么?您穿什么樣的鞋子?
宇航員的服裝是專門制作的,種類相當繁多。許多人都喜歡T 恤衫和短褲,我常穿T 恤衫和運動款長褲,上面有一堆口袋,因為在零重力情況下衣服上有它們非常方便:閃存盤、卡片、工具總能伸手可得。在第二次飛行中背心出現了,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它們,因為穿著它們比穿普通的T 恤衫更舒服。
在飛行前向我們提供可選擇的衣服款式和顏色,有些同事會選擇淺紅色或淺黃色款,而我更喜歡沉穩的色調:深綠色、藍色和米色。有的衣服是可以拒絕的,例如,一件大號的羊毛西裝——我在第一次飛行時帶上了,盡管指令長勸我說:別帶啦,用不上。也確實沒有派上用場,所以第二次飛行時我就沒要。
按照謝爾蓋·梁贊斯基的說法:背心比T恤衫好,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比罐裝食品好。
襪子我們也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。在空間站上鞋子只有在極少情況下才能穿到。我們有適合跑步機的運動鞋——不能赤腳在上面跑步。有自行車鞋,它們被固定在健身自行車的踏板上。還有一種很滑稽的鞋子,是從蘇聯航天業繼承下來的,是一種毛皮靴,我從來沒有穿過,但我知道它們是派上過用場的。例如,在我們帶著奧運火炬出艙的時候,邁克爾·霍普金斯就坐在旁邊對接著“聯盟”號的“搜索” 號模塊里——根據安全規則,在進行太空行走時,所有的乘組都必須待在自己的飛船附近,以備快速重新對接——而且那里非常冷,因為“搜索”號里沒有供暖設備,所以,這個可憐的家伙收集了所有保暖的東西, 毛皮靴也對他大有用處?;锇閭兘洺2话凑账鼈兊闹苯佑猛緛硎褂?, 而是當加熱爐用——用來沖泡粥:他們往裝有燕麥片的袋子中加入沸水,再將其放入毛皮靴——它就在那里膨脹,變成熱乎乎的美食。
航天服里有撓鼻子的裝置嗎?
航天服里有一個特殊的裝置,叫作“瓦爾薩爾瓦”(Valsalva),這是一個小墊板,上面有兩個硅膠塊,如果鼻子靠上去就會被夾住。當壓力發生變化時,剛好可以用它來撓撓癢。這是一件非常有用的東西,因為根據“怕什么來什么”的墨菲定律,你剛一穿上航天服,你的鼻子馬上就開始發癢。
謝爾蓋·梁贊斯基與他忠實的“海鷹-MK”航天服迎接新年
空間站上有什么健身器材?
應該鍛煉耐力、速度和力量。為此,我們在跑步機上跑步、踩踏板、練拉力器??臻g站上還有一個很棒的美國ARED模擬器——電腦控制的杠鈴,可以坐著、躺著和站著練習,練習的時候你可以自己設定它會給你多大負荷。目前我們也在開發一個類似的系統,但暫時有幾種方案還在討論中。
有兩臺跑步機、兩輛自行車——分別在俄羅斯艙段和美國艙段,不過,它們的設計完全不同。俄羅斯艙段出現了一個動力加載器,但我沒有福氣使用它:它是在我第一次探險中安裝的,但卻不能用;在第二次探險時我把它安裝好了,但我們很快又把它弄壞了。
謝爾蓋·梁贊斯基在跑步機上
最不尋常的鍛煉當然是在跑步機上。既然在零重力下任何一個推力都能讓你飛走,那該怎么跑步?宇航員將穿上一件特制的背心,用緞帶系在跑帶上,拉力由電腦來控制,你可以設置你今天想要以多大的負荷跑步。例如,你設定為50公斤,這意味著你今天的體重就是50公斤。當然,在飛行結束前必須要加大拉力和負荷,以便在著陸前將肌肉恢復到正常水平。
責任編輯:錢成熙
校對:欒夢
◎歡迎參與討論,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觀點。
導語:有個難以啟齒的秘密,有一次公司組織旅游的時候,我意外和男同事發生了關系,做人就要耐得住寂寞,受得住心,雖然這個年紀背叛婚姻肯定是有原因的,但是不管怎么樣,都不應該這樣子做,因為這樣子不但毀了自己,還會導致自己的余生過的很慘,所以不管怎么樣,都要好好珍惜彼此,“46歲女人:一次旅游意外和男同事發生關系,這事要告訴老公嗎?”這是怎么一回事?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工作時間:8:00-18:00
電子郵件
掃碼二維碼
獲取最新動態